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。朱镕基同志于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先后担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和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,《实录》收录了他在这一期间的部分讲话、谈话、批语、信件等106篇,照片83幅,批语及书信影印件9幅,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。
朱镕基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,正值我国经济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,经济体制转轨处于关键时期。由于当时国际、国内的多种原因,我国改革、发展、稳定都面临很大困难和严峻考验。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,这时历史遗留的老问题与体制转轨中出现的新矛盾叠加交织,面临着“财政滑坡”和“城市建设欠账太多”两大突出问题,遇到的困难和考验尤为艰巨复杂。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的统一部署,在江泽民同志领导下,朱镕基同志和中共上海市委、市政府的领导班子成员一起,带领1200多万上海党政干部和人民群众振奋精神,团结奋斗,大步推动改革开放,着力改善民生,稳定和发展上海经济,在较短时间内使上海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,为后来上海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一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,着力改善民生
朱镕基同志刚当选为上海市市长,就提出“应该提倡实干、办实事的精神”,“如果我们老是坐在这个地方,不去办实事,不去解决具体问题,那什么事情都办不成”。他在上海工作期间,一直全力推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。
大力推进住房制度改革。朱镕基同志到上海工作后,多次深入旧城区和棚户区察看,目睹了老少几代人挤在一间陋室的情景,深感住房困难是上海市民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。然而在当时市区人均居住面积仅6平方米的条件下,单靠政府投资进行住房建设,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改善住房条件的迫切需求。因此,朱镕基同志经过深入调查研究,借鉴香港、新加坡等地的经验,提出上海要走国家、企业、个人共同努力建房的道路,在全国率先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,发行住宅建设债券,并提出上海一年要完成500万平方米住宅建设的目标。在《上海市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》形成过程中,朱镕基同志多次向国内外专家请教,并把房改方案交给全体市民讨论,广泛征求意见,使房改方案尽可能完善,也使社会各界对这项重大改革形成共识。他还提出了改造上海旧城区、棚户区的整体构想,认为“旧城区改造要跳出原地拆建的老路子,确立‘打到外线去,挺进大别山’的战略思想”。他的这一改革思路,为上海住房商品化改革和政府强化住房保障工作奠定了基础,也为全国的住房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上一篇:【中方强烈抗议日本内阁成员拜鬼 已向日方提交涉】
下一篇:【中储粮河南多个粮库骗7亿粮食资金 110人涉案】